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复归于婴儿

放下烦恼,宁静致远;放平心态,心自翩跹;大道似水,顺其自然;无欲无为,无上境界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柯云路:顺其自然即是修德  

2013-08-25 00:41:16|  分类: 破迷开悟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      智慧的最高表现——自然

       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这个公式的意义是重大的。人不过是道的演化的一个层次。人道,地道,天道,是相通的,不过是道的不同方面。

       人是地球上的,其一切属于地球之。 

       对人道的最深刻解释就在这里。 

       所以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,一切规律,不过是道演化的某一层面。人类社会的一切细枝末节,都是道的体现。既是实存的道,又是规律的道。 

       你若合于道,就会表现出与道相同的无为而无不为。 

       在社会生活中,无为,就是没有任何执著,没有任何与道相悖的意念,没有任何妄想,没有任何与社会规律不符的主观欲望,整个思想悬浮在道之中,感受着万象、万念,又把万象、万念归于无,这样的人看似无为,没有努劲做什么,却因为顺大道,表现出无不为的作为来。 

       无为,就是根除一切与道不合之念,不做一切与道不符之为。 

       修德悟道,将使你在人生诸方面法于自然,表现出大智慧。

       健康长寿的奥秘

       《道德经》第五十章云:出生入死。生之徒,十有三;死之徒,十有三;人之生,动之于死地,亦十有三。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。盖闻善摄生者,陆行不遇兕虎,入军不被甲兵。兕无所投其角;虎无所用其爪;兵无所容其刃。夫何故?以其无死地。

       能理解吗?以其生生之厚。有的人因为求生太切,反而不达目的。而真正善摄生者,行路,不怕遇猛兽,猛兽无法伤害他;战争,不会遭杀伤,兵器无法加刃于他。为什么?因为他无死地。 

       他修道德,心无挂碍,坦坦荡荡。潜意识中没有任何要使他致伤、致害的原因。潜意识灵活敏感,保佑他避免一切灾难。 

       修大德悟大道,才能达到如此境界。一般的小法小术,远不足以达到无死地之境。 

       要生,不过是去除死;要健康,不过是去除疾病;要安全,不过是去除灾害。 

       与道相合,道法自然,才能无死地。执著于无死地,并不能无死地。 

       万事皆菩提

       道德二字来自老子,今人却把这两个字用得走样了。所谓伦理道德,比老子使用它们狭义多了。所谓翻译,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。转换,总有失真的。 

       道可道,非常道。道,即使在《道德经》中,也已经不是老子悟到的那个道了。因为一经语言说出,已然失真。再翻译成现代语言,就可能失真又失真了。 

       如果恢复道德二字的原义,那么,老子修道德就非常全面地概括了他的基本情况。 

       要成为大智慧的人,一个俯瞰社会、人生、科学、哲学、艺术的人,一个博大精深、超尘拔俗又自自在在的人,就要修道德。 

       修道德,就是万事皆菩提,在社会、人生的一切方面都修德悟道,得大智慧。 

       《道德经》一章云: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,名天地之始;有,名万物之母。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;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此两者,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
       老子所感觉到的,是难以用言语道出的。当用语言概念说它时,已经不是原来的意义了。如若一定要说,可以用的概念。的原本状态是,是我们通常什么也感觉不到的状态;而后演变为;又由的状态演变为万物。 

       是道,是什么呢? 

       《道德经》四十二章云:道生一,一生二,硬盘数据恢复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即是,就是。万物冲气以为和。万物散者为气,聚者为形。也是,一生二,即气分阴阳。也是,阴阳二气组成统一体。 

       这是的全部物质内容,由此生出万物。

      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

       无为无不为,是《道德经》的重要思想。三十七章云:道常无为而无不为。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化。化而欲作,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。无名之朴,夫亦将不欲。不欲以静,天下将自定。 

       什么叫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呢? 

       那是宇宙及其万物原本的实存形态,是一切事物发生的原始根源。,自自然然,没有任何偏执,没有任何意念,什么妄为都没有,就是自自然然地、浩浩荡荡地演化着;然而,宇宙间的一切又都是它所为,是它演化出来的,这就是它的无不为。 

       无为,就是无念,无执,就是高度放松、清静、自然、空虚的状态,一切意识活动都排除了,潜意识就出来工作了,显示出无不为”的功能,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。 

       无为,就是根除一切与道不合之念,不做一切与道不符之为,这样,就必然在自身的修炼中,在社会生活中,表现出无不为的高功夫来。 

       老子的智慧之一,就是天道与人道的相通。所谓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化,你若能守道,与道合一,万象、万念皆融于无,你就可能进入无不为的高境界。如果你在社会政治生活中,能守道,与道合一,天下万物也将自生自长,融合化为一体,没有任何障碍。你也便在政治上无为而无不为。 

       当然,真正守道不是很容易的。与道相合,与道合一,那才是大政治家,大学问家。 

       化而欲作,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。无名之朴,夫亦将不欲。不欲以静,天下将自定。万物自化了,但欲念还可能再起来。我们将以真朴之道镇服之。欲念没有了,清静了,天下就自定了,就进入虚极静笃的高境界了。 

       如果善于把修炼中悟到的道扩展到整个社会生活,扩展到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艺术等各个领域,以道莅天下,就能成为大智慧的人。 

       孔德之容,惟道是从

       《道德经》二十一章云:孔德之容,惟道是从。 

       德,是惟道是从的。德与不德,惟一的标准要看是否符合道。 

       道是一切,是物质,是物质运动的规律,是宇宙的一切。在这个意义上,一切都是道。 

       在道演化到人类、社会这一层面时,道的某些具体表现,我们用“德”来名之。合乎道的,便是德;否则,便不德。如何合乎道,就要修德。所谓修德,就是调整自己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思维、言行,更好地合乎道。 

       修德是为了悟道。得道了,便不需要德了。这即所谓失道而后德。 

       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;修之于家,其德乃余;修之于乡,其德乃长,修之于邦,其德乃丰;修之于天下,其德乃普。 

       修德了,其德乃普了,悟得道了,不仅在理智上悟得道了,而且在感觉中悟得道了,不仅是天道,也是人道,都能悟得了。观天察地,从政从经,生活处世,诸种学问,科学哲学,艺术宗教,诗书舞乐,无不道。万事无不道。精化气,气化神,神还虚,虚合道。我在道中,道在我中。我与道合一。我与道无分别,无我无道,此乃常道也。 

       修德悟道,将使你在人生诸方面法于自然,表现出大智慧。 

       《道德经》博大精深,但最终可以概括为两个字:。而最后只有一个字:。 

       千日修炼,一日彻悟。这彻悟就在于悟得。这时,一切繁文冗意都不需要了,透透彻彻,简简洁洁,宇宙及万物都是道之所生。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,阴阳相分相合,繁衍万象,仍然是道之运行。人天合一。天之道,也即人之道。人天相应,人之流转,即合于宇宙之流转。韵律完全相同。天下万物皆是道,所以天下万物都可以悟道。悟道便是修炼,所以一切皆可成修炼之对象。山川、日月、天地、草木、星辰、阴阳、虚实,都可以对之修炼。 

       所谓德,惟道是从。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失去道,才要讲究。修德万日,为了悟。有了道,德不德已不用考虑了。合乎大道,万事合乎自然。没得,就要日复一日地讲德了。无德,仁、义、礼才要考虑。 

       慧、明、悟,就在于一下得,而不是繁文缛节地在道之门外徘徊。立身于道,以道莅天下,就其鬼不神了。 
一慧百慧,一明百明,一悟百悟,一通百通。得了道,就将一切非道、无道之思、之言、之行都抛弃了。世俗之愚昧,之狭隘,之怯懦,之斤斤计较,都弃之身后了。 

       顺其自然即是修德

       一个人活在世上,常讲要修德。 

       什么叫修德,就是一切事情都要想得开。高高兴兴帮助别人,是德;善心善意做事,是德;这一般人都明白。可是自己做错了事,良心受到谴责,但也要放得下来,以后注意就是了,这宽心大度也是德。 

       德是什么?德就是顺其自然,就是承认客观规律,或者叫承认天意。所以,德就是万事超脱,万事不执迷,不计较,想得开,拿得起放得下,万事听其自然。一旦这样,就心地宽阔,就心中清静,就天地透明,就通通畅畅。还会有什么不舒服?还会有什么病?其实,人到那份儿上,有没有病都不想了。一个人要连生死都不在乎,把心中的千头万绪都丢掉,把心放下来,他就自由了。 

       以道莅天下,其鬼不神

       我们特别喜欢两句话,一句是《心经》中的心无挂碍,无挂碍故无有恐怖。还有一句是老子的以道莅天下,其鬼不神。 

       人一生不知有多少挂碍,多少恐怖。怕病,怕死,怕苦,怕穷,怕失恋,怕别离,怕羞,怕耻,怕不能出人头地,怕空气污染,怕政治危机,怕调不上好房子,怕儿子上不了好学校,怕完成不了工作进度,怕热怕冷,怕上怕下,怕前怕后,可以说,每个人都有数不清的怕。 

       无数的怕,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通过潜意识造成身心疾病,如怕工作紧张就来一场感冒;怕羞怕见人,就出现口吃或面部神经抽搐。怕这怕那,不仅可以造成数不清的身心不健康,还会制造事故,神灵会用各种方法惩罚你。 

       我们不在乎这一切了。我大彻大悟。我无挂碍故无有恐怖。我以道莅天下,其鬼不神。我正大光明。我坦坦荡荡。一切牵挂都驱除干净。我清清静静,无为而无不为。所以,我什么也不怕。 

       以“道”自居的新人格

       《道德经》三十四章云:大道兮,其可左右。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,功成而不有。衣养万物而不为主,可名于小;万物归焉而不为主,可名为大。以其终不自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 

       大道像泛滥的江河大海,漫流到处,万物依靠它生存,它从不推辞,功成而不自居,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宰,可谓很小吧,可以忽略吧;万物归顺依附它,它仍不自以为主宰,可谓很伟大吧,它从不自大,所以才成就其伟大。 

       我们与道思维相合,形象相合,表情相合。我即是道。我氾兮,其可左右。万物恃我以生而不辞,功成而不有。我衣养万物而不为主。万物归附我而不为主。 

       要这样去体悟《道德经》中的每一句话。不仅在逻辑上理解,而要用全部身心去体悟。原来的自我化了,化入氾兮可左右的大道了。天道人道相通。如果在潜意识中进入了大道的思维,与大道相合了,那么这种以道自居的新人格,要贯彻到日常的全部生活中。 

       你生活,你学习,你工作,都要在新人格中,新角色中。 

       也许,你经常会从大道的自我意识中脱出来。不要紧,要继续修炼,继续进入。 

       终有一天,你真正地、完全地进入了。

       你就有了高智慧。 

       不仅在日常生活中,而且在治国中,实业中,学问中,艺术创作中,你大智大度。 

       为政之道,去甚,去奢,去泰

       可能你是一位政治家,很想探讨治国及养身之道。 

       《道德经》二十九章云:将欲取天下而为之,吾见其不得已。天下神器,不可为也。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夫物或行或随,或嘘或吹,或强或羸,或载或隳。是以,圣人去甚,去奢,去泰。

       老子的意思非常明白。天下有其法道、法自然的规律。谁想取天下,而有所作为——你个人意想的作为,而不是道的发展——是断定不可能达到目的的。天下这种神器是不可作为的,不可按任何人的意愿行动的。为者必败。执者必失。谁想把持它,而不是顺依它,谁必失去它。 

       所以,出色的政治家绝不要生出任何不合乎道的欲望。 

       那么,他该如何呢?要认识到世界原本就或行或随,有前行者有跟随者;或嘘或吹,有轻嘘者有急吹者;或强或羸,有强者有弱者;或载或隳,有平安者有毁灭者。这都是正常的。出色的政治家只是感觉这一切,把握这一切,把万象融归于一。就是把天下的各方矛盾综合成一个趋势,一个结果,那便是错综交叉的力量的合力。那便是你的行为取向。究其实,那是历史的取向,因为历史原本就是把这一切综合在一起的。 

       所以,出色的政治家要做的是去甚,去奢,去泰。把过分的、极端的、奢侈的、多余的东西去掉。不合道的去掉了,就得道了。 

       也许你会问:许多伟人在历史上有大作为,他们一生始终是艰苦奋斗的。这该如何理解呢,他们不符合道吗? 

       我们回答:一个人做他该做的事情,并且只做他该做的事情就是道。该做的不做,不该做的硬做,此乃不道。用现代语言讲,就是要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,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。既不推卸,也不奢求。 

       你该做的做了,就自然,就大道。不做就不自然,就不道。同样,不该做的,你奢望,过分,执著,就不道,必败。圣人也有过他不圣的时期,他可能有过甚、奢、泰,欲取天下为之。他便有败,有失。那都是磨炼。不磨不成佛。磨炼而得道。 

       你可能会接着问:治国、养身,在老子看来是一致的,对吧? 

       我们回答:是。谁能把这两件事看成一件事,看到其中相通的本质,就是对老子有真正的理解了。治国,能无为,去甚、去奢、去泰,这样的人必然心清静。他在日常生活中如若也能去甚、去奢、去泰,那么,两方面结合在一起,就是养身之道了。 

       立交桥与宇宙之道

       什么是呢? 

       请朋友们在夜深人静时站在立交桥前入静。 

       天地既静。万物并作,吾观其复。天地静又不静。恍恍惚惚间,你感到时间飘忽了,前后重叠了。 

       立交桥不见了,还未建造,这儿是北京古城墙。城墙不见了,只有黄土地,河流。恍恍惚惚都没有了,混混沌沌,无天无地。混沌突然没有了,又有清清楚楚的天地。天地间又有这空空荡荡的立交桥。没有一辆车,却感到无数辆车在立交桥上川流不息。那是车的信息。立交桥上仍然循环着,旋转着。万物有信息,万物有能量。你分明感觉着空荡荡立交桥上那川流不息的流动。没有力量能阻挡它。立交桥的建立是有其必然的。立交桥的交通也是有其必然的。宇宙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运动,都有着整个宇宙的能量做背景。 

       道可道,非常道。 

       为学日增,为道日损,很对。损而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无为而无不为。 

       为道,就是越来越简单的。越来越少欲念,越来越少言语,越来越清静。损而又损,以至于无为无念了,境界就高了。无为而无不为了。 

       人在守静笃,致虚极,整个意识和宇宙化为一体时,意识就可以调动宇宙的能量。宇宙配合你做了一场梦,把梦变为现实。只此而已。 

       为什么一个细胞全息缩影着一个人?我们也曾推测,一个人全息缩影着宇宙。其实,取世界任何一部分,都缩影着世界的全息。对这一点,我们该从更高的层面来理解了。 

       物壮则老

       老子讲物壮则老。壮,不好;成熟,不好;鼎盛不好;人生光辉顶峰,不好。要的就是生命之初,要的就是一切刚刚开始。 

       很多人不懂这道理,一味地追求成熟、鼎盛,那不过是追求荣尽衰来,追求物壮则老,是可悲的。不要把自己虚无广大的生存发展空间都占满,不要使自己对世界的征服达到极限,不要使自己权力、智慧的统治到达顶峰。 

       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。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49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